欢迎访问乐清市生活网

女子吃凉皮后米酵菌酸中毒住进ICU,食品安全警钟长鸣

频道:常识 日期: 浏览:25

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,而近期发生的多起食物中毒事件更是再次敲响了警钟,一起关于女子因食用凉皮后米酵菌酸中毒住进ICU的事件尤为引人关注,这起事件不仅揭示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,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提高警惕,加强食品安全意识。

事件回顾

2023年7月,河南永城市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食物中毒事件,一名50岁的舅妈和她的侄女,在炎热的夏日里品尝了一碗看似普通的凉皮后,却遭遇了生命的威胁,尽管在食用时两人隐约察觉到味道有些异常,但由于凉皮的调料味道较重,她们并未过多在意,最终将凉皮全部吃完,第二天凌晨,两人相继出现了剧烈的腹痛、呕吐等症状,被紧急送往医院,经过紧张的抢救,年轻的侄女虽然脱离了危险,但舅妈却不幸离世。

这起事件迅速引起了当地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,经过详细调查,真相逐渐浮出水面:导致这场悲剧的元凶正是米酵菌酸,米酵菌酸是一种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毒素,其毒性之强令人咋舌,仅需0.0001克(即1毫克)就能致人死亡,这种毒素不仅无色无味,难以察觉,而且具有极高的耐热性,即使在100摄氏度的沸水中煮一个小时,其毒性依然不减。

米酵菌酸的危害

米酵菌酸作为一种高度致命的毒素,其存在无疑给我们的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,米酵菌酸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,少数长达数天,其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、脑、肾等主要实质性脏器,患者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腹痛、头晕、乏力和意识模糊等症状,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,患者可能会出现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症状,甚至危及生命,由于目前尚无特效解药,米酵菌酸中毒的致死率高达40%,即使经过全力抢救,患者的存活几率也只有一半左右。

女子吃凉皮后米酵菌酸中毒住进ICU,食品安全警钟长鸣

米酵菌酸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,尤其是需要长时间浸泡或发酵的食物,这类食物包括木耳、银耳等干货,以及发酵谷物制品、薯类制品和湿米粉类食品等,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,这些食物极易滋生椰毒假单胞菌,进而产生米酵菌酸,在食用这些食物时,我们必须格外小心,避免长时间浸泡或储存不当导致的食物中毒。

类似案例警示

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并非个例,近年来,类似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,郑州一名女子在路边摊吃了一碗凉皮后,也出现了米酵菌酸中毒的症状,被紧急送往ICU治疗,浙江杭州的王大妈也因食用了泡发2天的黑木耳而中毒,导致肝肾功能恶化,需进行肾脏透析治疗,这些案例都再次提醒我们,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,必须时刻保持警惕。

预防措施

为了预防米酵菌酸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
1、注意食物储存:对于需要长时间浸泡的食材,如木耳、银耳等,建议存放在冰箱中,并尽量缩短浸泡时间,避免将泡发后的食材存放过久,特别是隔夜后再食用,泡发时要注意容器的清洁和环境的卫生,避免使用过期变质的食物或残留食物残渣的容器。

2、谨慎购买食品:在购买发酵谷物制品、湿米粉等食品时,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,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,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,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食用。

3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:关注官方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,学习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,在日常生活中,要养成仔细查看食品保质期、储存条件等信息的习惯,一旦发现食品有异常,应果断放弃食用,以免发生中毒事件。

4、科学处理食材:在处理食材时,要注意烹饪方法和时间,对于需要烹饪的食材,要确保充分加热煮熟,以破坏其中的有害微生物和毒素,避免将不同种类的食材混合存放或加工,以免交叉污染。

5、及时就医:如果食用后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食物中毒情况,医生会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,以减轻中毒症状并防止病情恶化。

女子吃凉皮后米酵菌酸中毒住进ICU的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,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,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,加强食品安全意识,通过科学储存和处理食材、谨慎购买食品以及提高个人防范意识等措施,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,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,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,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宣传教育工作,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、健康的饮食环境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处理,QQ:2760375052 沪ICP备2023024865号-26